我们的ISO9001认证AS9100认证随叫随到视频现已上线,从细节到整体,从外观到性能,让您全面了解它的每一个方面。
以下是:ISO9001认证AS9100认证随叫随到的图文介绍
博慧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位于光明新区公明街道风景北路鑫安文化大厦,公司具有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多年的生产技术,产品的多样化即美观大方又有j i好的立体效应,自动化表面浸塑,使产品具有了耐腐蚀、抗老化 、耐酸碱、不腿色、表面平整、光亮、手感好的特点,进而使产品达到完美的境界。
我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包括: 广西梧州AS9100认证等产品,公司成立迄今,正是由于各界朋友们对于我们的持续支持与关怀,及本公司全体同仁辛勤的耕耘与付出,使公司持续发展与茁壮成长。展望未来,我公司怀着感恩之心,更加追求卓越的业绩,来回馈社会,服务顾客。



1、要识别和宣传公司的品质管理体系中存在哪些过程,并且要让每一个人明白自己承担的是什么过程
?????? 识别品质管理体系的过程是ISO9001标准的一个要求,但可能蛮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是公司为了满足认证的要求,识别了品质管理体系的过程,甚至更近一步会在纸面上识别了过程的担当者,但如果真的去问公司的某个员工,不管是基层的作业人员或者中高层管理者,都说不清自己担当的是什么过程。作为落实过程方法的 步,需要在公司内进行广泛宣传公司有哪些品质过程,并让员工知道自己担当的是哪个过程。
2、在制定目标时,抛弃以部门为导向制定目标的方式,而应该以过程为导向制定目标
?????? 在制定目标时,常常见到的一个做法以部门为导向制定目标,即先看公司内有哪些部门,再看每个部门做些什么工作,然后再根据所做的工作制定每个部门的目标。但是这个逻辑是看谁在做些什么,然后再决定需要做到什么程度,这是不符合过程方法的理念的。按照过程方法的理念,应该在识别了公司的品质管理体系有哪些过程后,确定每个过程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再将这些目标分配给过程的担当者。这个逻辑是先确定要做些什么,要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再确定由谁来做。这个以过程为导向和以部门为导向制定目标的方式,从结果上来说看似没什么区别,都是需要决定谁来做些什么事情,但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以过程为导向首先明确的是公司要做到些什么,所以目的性更明确。



IATF16949:2016认证组织如何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所确定或策划的测量资源来自于组织的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的结果。具体的测量方式和方法可根据组织的FMEA分析结果进行选择;选择后,对这些仪器设备的使用参照控制计划以及相应使用作业指导书进行 ——用于产品和服务的监视和测量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检测仪器、检测仪表、检测设备、检测辅具、挑战件、比对标准件、标准样件、标准计量物、附着在硬件上的检测软件等 ——法定的检测器具必须得到 认可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检定认可 ——对测量资源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维护,以确保其能维持满足测量要求 ——与本条款有关的过程包括:监视和测量资源管理过程、实验室管理过程、基础设施策划和管理过程、全面生产维护控制过程、产品和服务质量控制过程等



GB/T19001—2015版在“4.1总要求”中针对外包过程增加了2项注释。增加注释的目的是强调,当外包的过程对产品要求符合性有影响时,不能将其排除在质量管理体系之外。例如,有的书刊印刷
厂将装订业务外包,如果书刊是胶订的,封面是覆膜的,质量管理体系7.5.2条款不能删减,要对胶订、覆膜过程进行能力确认,并通过7.4条款对外包方进行评价,对装订外包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建议参考ISO/TC176/sc 2/N630R3“外包过程指南”,通过审阅流程图,确保对所有的外包过程都得到充分识别和控制。
书刊印刷企业的生产流程一般为;原稿一文字录人—版式设计一排版一出狡片一拼晒版一印刷一(封面覆膜)一内文折页一装订—成书。
对于生产流程中的每道工序,本企业没有加工能力的,又不是委印单位指定的外加工过程,都视为外包。针对某一外包过程通常分为全部外包和部分外包两种情况。如本企业没有照排机,出胶片
就是全部外包;本企业有胶订机,但业务量集中时,生产能力不足,一部分书刊送外厂胶订,这时的外包叫“部分波订的外包”。对外包过程的控制,一般情况下要制定《合格外包方评价准则》、《
合格外包方评价记录》、《合格外包方名录》、《外包产品检验规范》、《外包产品检验记录》等文件。



iso14000:2015认证持续改进 ——组织应当持续的评价其环境绩效和其环境管理体系过程的绩效,以识别改进的机会。 ——识别环境管理体系的缺陷也为改进提供了重要机会。 ——持续改进的一些有用的信息源包括: 1) 从不符合和相关纠正措施中获得经验; 2) 对照 实践的外部标杆; 3) 贸易协会和同行; 4) 新法规或对现行法规提议的变化; 5) 环境管理体系和其他审核结果; 6) 对监视和测量结果的评价与分析; 7) 先进技术方面的文献; 8) 相关方的观点,包括员工、顾客和供应商。 ——在识别到改进机会时,应当就这些机会进行评价,以确定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改进无需在所有领域同时发生。 ——改进的一些示例包括: 1) 制定评估新材料的流程,以提倡使用危害性更少的材料; 2) 改进关于材料和操作方面的员工培训,以减少组织产生的废弃物; 3) 采用废水处理工艺使用再利用; 4) 在办公打印设备上,将复制设备上的默认改为双面复印。